郾城移民搬迁安置记实

   

刘天恩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为丹江口水库。水库大坝位于汉江与丹江汇合处下游的湖北省丹江口市,水库控制流域面积 9.52万平方公里。初期工程于 1958 9月动工兴建,1967 11月下闸蓄水,1968 10月第一台机组发电,1973年年底全部建成。初期工程坝顶高度 162米,正常蓄水位157米,水库面积 745平方公里,库容 l745亿立方米。初期工程淹没影响涉及湖北、河南两个省,淹没耕地 42.9万亩,共搬迁三座县城,迁移人口 38.2万人,其中 21.1万人就地后靠安置。河南省淅川县移民分六批迁移,从 1958年开始动迁,全部于 1975年基本结束。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把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到1766米,坝前正常蓄水位提高到 170米,相应库容 290.5亿立方米。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蓄水后,水域面积更大,淹没区域更广,新一轮的大规模移民在所难免。

    一、郾城承担移民任务

    水库大坝加高工程与原工程一样,同样淹没涉及到湖北、河南两省,其中涉及河南南阳市淅川县的 11个乡镇,184个行政村,1276个村民小组,3座集镇,142家单位,36家工业企业。漯河市与南阳市属毗邻城市,责无旁贷地被国家选定为接纳移民的城市之一。漯河市所属的郾城县当然也在接纳区域。

        2004年,郾城尚属县时,负责移民安置设计的长江设计公司,设计在郾城县域内安排三个移民点,共计 1850人。2005年初,郾城县随漯河市第二次行政区划调整,撤县设区,管辖范围缩小,原设计的移民安置点由三个减为两个,移民数量减少为 1268人,不久又将人数调整为 1304人。但在实际搬迁过程中,最终安置点确定为一个,移民人数 1481人。

    二、成立各级相应组织

    最早得到上级指示是在 2003年,当时的郾城县高度重视,积极行动,很快就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担任主要职务的郾城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水利局。按照上级的要求和移民工作的实际,各项准备工作迅速展开。

        2005年,郾城改为市辖区后,及时调整成立了郾城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仍设在水利局,局长朱志勋担任办公室主任、副局长张奎湘担任副主任,水利局自身还成立了一个移民办公室,虽为水利局的内设机构,但却是全区移民工作的具体操作者。

        20099月,为进一步加强郾城区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工作的组织领导,区委、区政府决定成立郾城区移民安置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移民安置的组织、协调、指导、监督、检查和服务工作。水利局长丁照明兼任办公室主任,副书记王群生兼任副主任。

        20118月,根据国务院文件精神,结合郾城的实际需要,经郾城区编委同意,设立漯河市郾城区移民安置办公室,为水利局内设机构,副科级规格,具体负责全区的移民安置工作。

移民安置办公室及时印发了《移民安置工作的实施意见》、《移民安置指挥部办公室的通知》、《移民搬迁实施方案》等十多份文件外,还编印了《移民搬迁手册》,作为向移民们宣传介绍往郾城搬迁的一系列应注意和了解的问题。

    三、全区机关全部上阵

    本着举全区之力做好移民安置工作的指导思想,区委、区政府结合各机关职能,在整个移民工作中,对各个单位的职责任务都予以分工和明确。

    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移民迁安的组织、协调、检查、监督和服务;区委组织部、团区委负责移民中党团组织关系的转移;区教体局负责移民村的学校建设、移民学生入学,并会同人劳局管理移民公办教师关系的转移及办理;区发改委负责移民新村规划、建设及申报项目的审核批改;区农业局、农办、农技站、林技站、水利局、畜牧局、卫生局负责移民搬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移民群众生产技能培训、移民村卫生所医务人员的管理及移民村防疾治病、新农合手续转接等;区通信企业负责移民村通信规划及实施;区公安分局负责移民搬迁及移民新村建设秩序、移民户口迁移、管理安置区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区交通局负责移民新村对外道路的建设与维护、搬迁车辆的组织等;区供电部门负责移民村及农业生产供电规划及实施;区国土资源局负责移民占地划拨及宅基地的使用证、土地证办理;区房管局负责办理移民房产证;移民新村所在地的商桥镇政府负责移民生产生活用地征用及加强对移民村的领导与管理,按规划为移民拨划生产、生活用地,对移民村的财务进行监督,做好移民村社会治安和其它协调工作;区移民办负责落实上级编制移民安置规划、负责做好新村建设规划,督促指导移民村建设,按工程进度和工作需要及时拨付资金,会同区公安部门及镇党委、政府办理移民户口和组织关系的迁移手续,贯彻落实移民安置政策,加强乡镇及移民村资金使用情况监督和审计,对移民生产进行技能培训,搞好移民后期经济发展决策等。

    就这样,在区委、区政府的直接部署下,34个区直单位包括移民工作的特设机构及移民新村所在地的商桥镇,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地把移民迁安工作开展了起来。

    四、选好村址建好新村

    为保质保量地完成国家交给的任务,为保证移民们的生活真正上一个新的台阶,郾城区委、区政府领导本着全心全意为百姓服务的宗旨,与全区参加移民工作的人员,在为移民们选址建村上,的确下了一番大工夫。

    首先,在省移民办的安排下,黄河设计公司接替了长江设计公司对郾城区移民安置的设计任务,按照河南省移民办 2009 5 6日移民安置方案优化整合精神和尽量利用县属或乡镇农场安置移民的要求,区委、区政府会同设计单位,经过分析论证,认真筛选,确定把原在商桥镇的县属园艺场作为移民新村的唯一村址,接着就安排有关部门,提前将园艺场的 136名职工进行了妥善安排。

    郾城区委、区政府之所以将新村地址选在园艺场,这地方在郾城区域内来说,的确是一块风水宝地。正如郾城区移民安置指挥部于 2010 8月印制的《移民搬迁手册》中介绍的那样:位于商桥镇中南部颍河北岸,距漯河市区 15公里。北邻后魏公路,西邻坡大公路,东邻 107国道,南邻颍河北堤,相互联通,形成环线;京广铁路、石武高铁,京珠高速纵穿南北。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发达便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旱涝保收;生态环境良好,水利条件优越,机井星罗棋布,高低压线路配套完备;经济活跃,民风淳朴,是一块安乐宜居的新家园

    五、为了移民依靠移民

    按照上级分配,郾城区最终接受安置的移民是淅川县滔河乡申明铺村的乡亲们。为了迎接移民们的到来,让其高高兴兴、安安全全地搬至郾城安家,区政府要求各有关单位,要为了移民、相信移民、走好与移民对接协调的重要一步。

    郾城区移民安置指挥部按照上级的指示,从移民们最关心的事情出发,组织编印了淅川县滔河乡申明铺村《移民搬迁手册》,分发给每个移民手中。《移民搬迁手册》中包括二十一项内容,分别是:移民新村简介、郾城区移民搬迁指挥部人员通讯录、指挥部各工作组人员及职责范围、申明铺村移民客车车队指挥长及工作人员名单、申明铺移民货车队长货主姓名名单、申明铺村移民搬迁汇总表、移民特殊人员明细表、移民搬迁示意图、移民搬迁时间安排、行车路线、移民乘坐客车分组情况表、交警五大队赴淅川执勤人员名单、郾城区移民安置医疗保障人员名单、郾城区移民安置医疗保障救护车辆统计表、赴淅川交通协调组工作人员情况表、交通局交通协调车情况表、具体要求、郾城区简介、公安分局赴淅川执勤人员名单、公安分局赴淅川移民搬迁警车统计表、交警队赴淅川执勤车辆等。通过《移民搬迁手册》,既是对移民的主要宣传形式,也是让移民及时全面了解搬迁过程中各种事宜,便于联络、咨询和解决问题。

    为了保障移民的各种权益,郾城区移民指挥部采取的另一有力举措,就是请移民选出代表,对移民工作进行全程监督。除了印发宣传手册外,还把对移民的补偿补助政策印成《明白卡》发至每家每户,经与移民方党委、政府沟通,经过民主选举,成立一个移民迁安委员会,对移民工作中的重要事项都由迁安委员会研究决定后再行实施。2009 9 14日,淅川县滔河乡申明铺村的 35位移民代表到郾城区商桥镇移民安置点进行实地考察,郾城区政府及移民指挥部领导亲自陪同。经过实地考察,移民代表对各项条件表示满意。

        2009 11 30日,商桥镇移民新村房屋建设开标,一、二、四标段当场开出中标施工企业,第三标段,应移民代表要求,移民指挥部领导为表示对移民们的信任和依靠,当场表示,第三标段为流标,交由移民们确定施工企业 (最后选定河南华盛建设集团公司,设立两个项目部承担新村房屋建设工程 )。移民新村从2009 12 27日开工,至 2010 5 20日竣工,前后不到半年时间,由于工期比较紧,移民代表反映有些房顶出现裂纹,移民指挥部听取意见,高度重视,很快请专家现场查看论证,遂把新村房顶全部更换为高档新型材料。

    六、好的工作好的收获

    正如通俗的语言所说,功夫不负有心人。郾城区的移民迁安除了以上提及的诸方面外,另有资金管理、档案建设、安全保卫、文化教育等,参与迁安人员本着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原则,始终把移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做到习总书记给人民解放军所提要求那样,既能打仗,又能打胜仗,最终结果,既让移民们满意,又受到上级的肯定。

    移民新村展现世人面前。郾城区此次迁安移民工作亮点是建起一座移民新村,沿用原村名——申明铺村,申明铺新村共建房屋 351套,其中二层楼房 203套,一层房屋148套。总建筑面积4.46万平方米,人均 30.05平方米。建设村内道路 802公里,硬化人行道4.2公里,埋设排水管道9.31公里,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 8套,建设 80立方米末端污水处理池一座,硬化广场 2736平方米,新村绿化面积 4150平方米,架设供电线路 14.94公里,安装变压器 3台,架设通信线路 13.48公里,有线电视线路 16.4公里,新打供水井一眼,供水管道 14.42公里,路灯 48盏,公厕两座,垃圾收集池两处,垃圾桶 48个。另建村室一座 (含卫生室和超市),建筑面积 465平方米;新建新村小学一所,共三层 12个教学班,建筑面积 1055平方米;村中的绿化带、草坪、健身场地及健身器材一应俱全。尽管如此,本着俭省节约的原则,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必要之处,移民搬迁总经费支出 11938.55万元,与原预算比尚有 184.29万元的资金结余。

    移民生活发生了大变化。2009 11 ,启动搬迁前的动员和准备工作,2010 5月底开始分批搬迁,8月底全部搬迁完毕。移民入住新村后,为让移民们搬得来、住得下、稳住心。指挥部及时着手村民的生产问题,很快调整安排生产用地 1693.22亩,其中包括 72.8亩养殖园区用地。土地分配前,全部进行了平整,并在 30亩地一眼井的基础上,新打机井 52眼;新修生产道路 4条,总长 3.5公里;建设生产用桥 48座;生产道路两旁植树 4000多株。

    在 2010年底将土地全部分配到户后,当地的商桥镇政府主动帮助部分村民将 950亩土地流转给承包大户,土地流转租金每亩每年 950元。除租金收入外,出租户还可优先给承包者打工挣钱。

    当年的小麦种植,由区迁安办无偿为各户播种,并对每户村民发放了食品大礼包和一套液化气灶;区直单位一对一帮扶,在移民来到新村的第一个中秋节和春节,对所有移民户进行了慰问;区医院派专家多次到新村为村民们义诊;有关部门帮助村里创办一个羽毛加工厂,并组织十多家企业到新村招工,很快就有 200多人安排就业,每月工资都在 2000元以上;区移民办投资 2万多元为村文化广场购置灯光和音响设施,丰富了移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农业部门为村里制定发展规划,对农民进行新项目、新技术的培训,为新村发展争取到 300多万元的项目资金。

    移民们经过搬迁前后对比很知足。比如:申明铺村在南阳市淅川县滔河乡时,每人只有 087亩的耕地,到了新村后,每人分到耕地111亩;原住房20%是砖土结构,80%是破旧的土坯房,人均住房面积不足 10平方米,在新村住上了人均 30.05平方米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新颖房屋;搬迁前年人均收入 2500元,进住新村后的 2011年,人均年收入就达到了 7520元,一下子增收 5000元。村中移民刘国柱一家,更是前后变化明显。刘国柱出生于196411月,搬迁前全家 7口人,家有土木结构的五间瓦房,总面积 90平方米,人均 12.8平方米,有耕地 5.6亩,丰收年景全年能收获粮食 1万斤左右,加上其他收入,年收入共约 2.3万元,人均收入 3280元。搬至新村后,全家住上了总面积 340平方米的楼房两套,人均住房面积达到了 48.57平方米。分配耕地 7.35亩。儿子在自家开起小饭店,又担任村里的电工,月工资 3600多元;儿媳在村羽毛加工厂打工,每月也可收入 1500元。刘国柱是村干部,除每月收到 600元的工资外,自己又带头致富,流转承包了 40亩土地,发展小麦辣椒套种植,每亩地年收入超过 2000元,全家年收入可达 75900元,人均年收入已超过了 1万元。

    面对如此大的变化,移民们发自内心地感慨:我们真正是搬得出、稳定住呀 !”也有移民调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不光给沿线的百姓送去了水,也为源头的移民带来了福气 !”

    七、获得荣誉再接再厉

    郾城区的移民工作,除了得到迁安移民们的许多好口碑外,上级给的各种荣誉也像标签一样标注在郾城的历史之上。201010 22日,河南省委、省政府召开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第一批移民迁安工作表彰大会,郾城区的申明铺新村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优秀单位,郾城区政府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先进单位荣誉称号;郾城区水利局局长、移民办主任丁照明,水利局移民办公室主任李新杰,均被授予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l2 5 22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迁安工作总结表彰暨后期帮扶工作动员视频会议,授予郾城区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迁安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区长王迎波被荣记一等功。

    郾城区委、区政府要求全区各单位,把所得荣誉作为一种精神动力,继续努力做好工作。就像移民新村四位女青年嫁到周边村庄,周边村庄四位女青年嫁到移民村那样,帮助移民新村与周边村民搞好关系,做好邻居,从经济、社会以及文化发展诸多方面进行联姻,促进新村村民尽快融入当地,让社会更加和谐,让百姓更加幸福 !

    (本文作者系漯河市郾城区质量技术监督局退休干部,郾城区文史资料撰稿员)